1. 首页
  2. 产业要闻
  3. 内容

通航空间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论坛在长沙举行


来源:湖南省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发布于:2022-09-03

论坛现场

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邓建华出席论坛并致辞

协会秘书长刘许生主持论坛

  9月1日下午,由省自然资源厅主办、省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承办的“通航空间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论坛”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该论坛是2022湖南(国际)通用航空产业博览会重要活动之一。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邓建华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李清泉教授,中国科学院无人机应用与管控研究中心执行秘书长谭翔教授,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副院长闫利教授为论坛作主旨报告。协会秘书长刘许生主持论坛。

邓建华副厅长介绍,我省是全国首个全域低空开放试点省份,“2022湖南(国际)通用航空产业博览会”的召开旨在抢抓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机遇,进一步推动通用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地理信息产业作为一个基础性产业,在遥感、测绘、空间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服务等多方面与通航产业联系紧密,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形成了正向反馈循环。2021年我省地理信息产业总值突破340亿元,遥感影像统筹在全国持续领跑,各项地理信息应用水平不断提升,16亿要素的数据通过自然资源智慧平台、卫星云遥、天地图等系统免费对外开放,向社会各界提供了价值总计约40亿元的服务,在航空航天影像、调查监测、生态修复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表示各单位要坚定信心、加强创新、拓宽应用、创新产品、抢占机遇、激活地理信息数据价值,实现行业跨越式发展。

李德仁院士作题为《基于天地互联网的智能遥感卫星》的主旨报告,主要介绍空天信息实时智能服务的现状与问题、发展目标与线路图以及应用前景,提出天地一体化对地观测脑的概念、内涵、关键技术和初级应用,并以武汉大学牵头研制的首颗多模智能光学遥感卫星“珞珈”三号01星为例,展望万物互联时代下的通信、导航、遥感一体化的空天信息实时智能服务系统。

李清泉院士作题为《多平台通航对地观测技术展望》的主旨报告,主要对多种类型通航平台的对地观测技术进行展望,无人气球、无人飞艇、载人旋翼机、泛在低空平台等分析各类型平台的特点、观测技术的发展,以及未来的应用潜力。

谭翔教授作题为我国低空地理信息与航路发展》的主旨报告,以全新的视角阐述了我国传统地理学向低空地理学延伸过程中取得的成就、代表性人物和项目成果,介绍了国际国内在基于低空复杂飞行环境构建低空无人驾驶航空器公共航路的研究和实践进展,并基于此为破解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给出了科学基础和理论与技术依据。

闫利教授作题为《无人机测绘遥感产业的创新发展》的主旨报告,他就无人机数据获取系统到飞行感知测量机器人技术、产业发展等问题作重点讲述。他指出,前无人机遥感测图、监测等技术日益成熟,技术水平和产业应用能力趋同,无人机测绘遥感技术与应用创新成为突破低端竞争的必然

出席本次论坛的还有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理事长王善明、秘书长邓玲,地理信息管理处处长罗虹、副处长汤竞煌等领导嘉宾,以及来自省内外部分高校、科研院所、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全省地理信息及相关行业管理和技术人员,自然资源系统有关同志等近300人参加。(文/图 省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刘许生)